「舉一反三」意思、造句。舉一反三的用法、近義詞、反義詞有哪些?
想知道舉一反三的意思、造句有、注音等資訊?或是想知道舉一反三的出處、舉一反三故事,以及舉一反三的同義、反義詞有哪些嗎?在成語意思辭典百科通通找得到。
舉一反三意思
意思 | 反,推論。「舉一反三」指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同類的事情。語本《論語.述而》。後用「舉一反三」形容人於學習中善於觸類旁通。
△「聞一知十」 |
---|
舉一反三造句
例句 | - 原來這些招式,和他原來所學的拳法相近,更何況今遇明師指點,他更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進步驚人。
- 想要了解本地行情,倒也不必貨比三家,只要挑一家來問價錢,舉一反三,大概也就差不多了。
- 你如能把這訣竅弄懂,日後無論學哪一門派的功夫﹐一定都能舉一反三,事半功倍。
- 這世界上有的人舉一反三,一教就會,但也有無論怎麼教仍是頑石難以點頭的人。
- 老師說如果懂得這些知識後,就可以舉一反三地知道其他類似的知識。
- 把二連加四次就是二乘以四,舉一反三,把五連加四次就是五乘以四。
- 研究問題,需要廣蒐資料,深入分析,才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 歷史雖然漫長,但興亡之理如出一轍,舉一反三,雖百代可知。
- 熟讀這本方法論,從此可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推求眾理。
- 小明反應相當敏捷,只要老師教過的,他都能舉一反三。
- 對學過的知識,經常舉一反三,就能悟出新知識。
- 讀書要求靈活運用,才能舉一反三,事半功倍。
- 真正聰敏的人,往往能告往知來,舉一反三。
- 凡事能舉一反三,正是他學習快速的原因。
|
---|
舉一反三注音
舉一反三用法
用法 | 語意說明:形容人於學習中善於觸類旁通。褒義。 使用類別:用在「領會貫通」的表述上。 |
---|
舉一反三近義詞
舉一反三反義詞
舉一反三辨識
辨識 | 同:「舉一反三」及「聞一知十」都有學習能力很強的意思。 異:「舉一反三」側重於天資聰慧靈敏;「聞一知十」側重於推理反應敏捷。 例句:舉一反三,聞一知十
○,ㄨ,真正聰敏的人,往往能告往知來,∼。
ㄨ,○,他向來∼,任何問題只要老師稍作提示,立即知道如何解答。 |
---|
舉一反三出處由來
出處由來 | 典故說明:在《論語.述而》篇中,孔子曾說過他教導學生的方法,十分重視求知動機和啟發,他要學生主動地去思辨事理,而不只是被動地依循或死記。他說:「我教導學生時,他如果不對道理先去思考,想求明白而仍有所疑惑時,我是不會去開導他。如果他不是已經經過思慮,只因困在某個關鍵處,想說卻說不出來時,我是不會去啟發他。如果我舉一個四方形的東西為例子,我已經提示他一個角,而他卻還不能推想到其他三個角,我就不再教導他了。」在這段話中,孔子強調了主動學習和思辨能力的重要。缺少主動學習和思辨能力的人,他只能一味接受別人的說法,卻無法去自我推論,所得到的知識也就不夠紮實了。所以一位好老師,他會注重啟發式的教育,讓學生不但能主動去學習而且還能養成觸類旁通的推論能力。《論語》原文中的「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後來就演變成「舉一反三」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人於學習中善於觸類旁通。 |
---|
舉一反三典源
典源 | 文獻名稱:《論語.述而》 文獻內容:子曰:「
*1*不憤不啟
,
*2*不悱不發
,舉一
*3*隅
不以三隅反,則不復
也。」 註解:不憤不啟:不到學生想求明白而無法獲得時,不去開導他。憤,心中想了解卻有困難。啟,開導、教導。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不悱不發:不到學生想說卻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悱,音ㄈㄟˇ,心裡有意見想表露卻說不出來的樣子。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隅:音ㄩˊ,角、角落。
不復也:不再告訴他。復,再、又。 參考: |
---|
舉一反三書證
書證 | 01.《北堂書鈔.卷九八.讀書》引《蔡邕別傳》:「邕與李則遊學鄙士,時在弱冠,始共讀《左氏傳》,通敏兼人,舉一反三。」
02.宋.朱熹〈答胡伯文書〉:「則夫告往知來,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者皆適,所以重得罪於聖人矣。」
03.《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一.子部.法家類.疑獄集》:「雖人情萬變,事勢靡恆,不可限以成法,而推尋故跡,舉一反三,師其意而通之,於治獄亦不無裨益也。」 |
---|
舉一反三形音辨誤
舉一反三參考成語
舉一反三漢語拼音
以上資料來自教育部成語典
更多舉一反三造句
- 他在學習語言的時候,總是能夠舉一反三,令人佩服。
- 這位演講者講話生動有趣,經常舉一反三,增加聽眾的興趣。
- 該公司的管理層喜歡舉一反三,對待問題有一種別具慧眼的見解。
- 孩子們閱讀故事書後,學會了舉一反三,寫出了自己的故事。
- 在設計產品時,他總能夠舉一反三,想出各種創新的點子。
- 這位教授授課經驗豐富,常常給學生舉一反三的例子,幫助他們理解知識。
- 他善於舉一反三,在食品加工中發掘出新的味道組合。
- 這位謀士敢於冒險,總是能夠舉一反三,想出意想不到的策略。
- 良好的創造力需要舉一反三的思維,才能夠發揮到極致。
- 這位藝術家的作品獨具匠心,闡述了他獨有的舉一反三的美學觀念。
漢語
|
正體/繁體 (舉一反三)
|
舉
|
一
|
反
|
三
|
簡體 (举一反三)
|
举
|
一
|
反
|
三
|
詞源
改寫自論語: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文言文,繁體]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文言文,簡體]
- Zǐyuē: 「Bù fèn bù qǐ, bù fěi bù fā, jǔ yī yú bù yǐ sān yú fǎn, zé bù fù yě.」 [漢語拼音]
- 大師說:「我不向不急於獲得知識的人開放真理,也不幫助不急於解釋自己的人。當我向任何人介紹了一個主題的一個方面,而他不能從中了解其他三個方面時,我不會重覆我的課程。」
發音
- 官話
- :jǔyīfǎnsān
- :ㄐㄩˇ ㄧ ㄈㄢˇ ㄙㄢ
- 粵語 :geoi2 jat1 faan2 saam1
- 客家語 :kí-yit-fán-sâm
- 閩南語 :ge2 zêg8 huang2 san1
- 北方話
-
- :jǔyīfǎnsān
- :ㄐㄩˇ ㄧ ㄈㄢˇ ㄙㄢ
- :
jeuifaansan
- :
jyǔyifǎnsan
- :/t͡ɕy²¹⁴⁻²¹¹ i⁵⁵ fän²¹⁴⁻²¹¹ sän⁵⁵/
- 粵語
-
- :geoi2 jat1 faan2 saam1
- :géui yāt fáan sāam
- :goey2 jat7 faan2 saam1
- :gêu2 yed1 fan2 sam1
- :/kɵy̯³⁵ jɐt̚⁵ fäːn³⁵ säːm⁵⁵/
- 客家語
-
- :kí-yit-fán-sâm
- :gi` id` fan` sam´
- :gi3 yid5 fan3 sam1
- : /ki³¹ it̚² fan³¹ sam²⁴/
-
- :kí-yit-fán-sâm
- :gi` (r)id` fan` sam´
- :gi3 yid5 fan3 sam1
- : /ki³¹ (j)it̚² fan³¹ sam²⁴/
- 閩南語
-
- :ge2 zêg8 huang2 san1
- :kṳ́ tse̍k huáng saⁿ
- :/kɯ⁵²⁻³⁵ t͡sek̚⁴⁻² huaŋ⁵²⁻³⁵ sã³³/
成語
舉一反三
- 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同類的事情。
相關詞
- 同義詞:融會貫通/融会贯通、觸類旁通/触类旁通
- 反義詞:囫圇吞棗/囫囵吞枣 (húlúntūnzǎo)、不求甚解 (bùqiúshènjiě)、淺嘗輒止/浅尝辄止
wiktionary補充資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