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高氣揚」意思、造句。趾高氣揚的用法、近義詞、反義詞有哪些?

想知道趾高氣揚的意思、造句有、注音等資訊?或是想知道趾高氣揚的出處、趾高氣揚故事,以及趾高氣揚的同義、反義詞有哪些嗎?在成語意思辭典百科通通找得到。


趾高氣揚注音發音

趾高氣揚意思

意思走路時腳抬得很高,樣子顯得十分神氣。形容人驕傲自滿、得意忘形。#語本《戰國策.齊策三》。

趾高氣揚造句

例句
  1. 我最瞧不起那種只會在鄉里間趾高氣揚,一見到外人卻又似縮頭烏龜的人。
  2. 突來的打擊,讓他灰頭土臉,與平日趾高氣揚的樣子判若兩人。
  3. 他那種狐假虎威的人在我面前竟敢如此趾高氣揚,真是放肆!
  4. 他在奧運得到一塊金牌,也難怪人家會顯得趾高氣揚
  5. 你看!那小孩穿著西裝,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
  6. 他那趾高氣揚的態度,實在令人看不慣。

趾高氣揚注音

注音ㄓˇ ㄍㄠ ㄑㄧˋ ㄧㄤˊ

趾高氣揚用法

用法語意說明:形容人驕傲自滿、得意忘形。多具貶義。
使用類別:用在「得意自滿」的表述上。

趾高氣揚近義詞

近義詞躊躇滿志得意忘形高視闊步眉飛色舞昂首闊步

趾高氣揚反義詞

反義詞垂頭拱手垂頭喪氣低首下心低聲下氣奴顏婢膝

趾高氣揚辨識

辨識同:
異:
例句:

趾高氣揚出處由來

出處由來典故說明:  戰國時,齊國大臣孟嘗君到楚國為相,楚王送他象牙雕塑的床為見面禮,命登徒送去。登徒覺得象牙床太貴重,要是不小心弄壞了可賠不起,便央求孟嘗君的門人公孫戍想辦法阻止此事,事成後願以祖傳的寶劍做為答謝。公孫戍答應幫忙,便去見孟嘗君,勸他不要接受楚國的這個禮物,孟嘗君問他為什麼,他說:「您所到的小國,均敬仰您、信賴您,是聽聞您在齊國能解救民生貧困,使即將滅絕者得以存續。那些國家的傑出人士,都將國事囑託於您,是因為仰慕您的義氣與廉節。今天若接受楚國這個貴重的禮物,那麼其他您尚未造訪的國家要如何接待您呢?所以臣勸您不要接受這份厚禮。」孟嘗君聽了覺得有道理,立即接受他的建議。  公孫戍於是快步離去,但是還沒出門就被叫回來。孟嘗君問他:「你要我別收這份禮的建議是很好,但是你為什麼走路時把腳抬得那麼高?樣子顯得那麼神氣?」公孫戍說:「因為我有三件喜事,還外加一支寶劍。」孟嘗君問他說的是什麼,他說:「您有門下食客好幾百人,都沒人敢進諫,只有我敢,這是一喜;再者,我的諫言又獲得採納,這是二喜;進諫後可使您免於過錯,這是三喜。此外,登徒不願護送象床,他允諾:我如果幫了他的忙,便送我寶劍一把作為答謝。」孟嘗君問他是否收到寶劍,他說還沒有。孟嘗君不但要他趕快去把寶劍收下,還在門板上寫下:「能使我揚名、阻止我犯錯,縱然私下收受寶物的人,都請快來進諫。」  除了《戰國策》之外,時間較早的《左傳》已有「舉趾高」的說法。《左傳.桓公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羅,鬥伯比送之。還,謂其御曰:『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說的是:鬥伯比覺得莫敖走路時腳抬得很高,顯得很驕傲,必定會失敗。不過,在《戰國策》中,除了「舉足之高」的用法又接以「志之揚」,語義較完整。後來「趾高氣揚」這個成語應該就是從《戰國策》演變而出,用於形容人驕傲自滿、得意忘形。

趾高氣揚典源

典源文獻名稱:#《戰國策.齊策三》*1*
文獻內容:#孟嘗君出行國,至楚,獻象床。郢之登徒,直使送之,不欲行。見孟嘗君門人公孫戍曰:「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床之直千金,傷此若髮漂,賣妻子不足償之。足下能使僕無行,先人有寶劍,願得獻之。」公孫曰:「諾。」 入見 *2*孟嘗君 曰:「君豈受 *3*楚 象床哉?」孟嘗君曰:「然。」 *4*公孫戍 曰:「臣願君勿受。」孟嘗君曰:「何哉?」公孫戍曰:「小國所以皆致相印於君者,聞君於 *5*齊 能振達貧窮,有 *6*存亡繼絕 之義。小國 *7*英桀 之士,皆以國事 *8*累 君,誠 *9*說 君之義,慕君之廉也。今君到楚而受象床,所未至之國,將何以待君?臣戍願君勿受。」孟嘗君曰:「諾。」公孫戍趨而去。未出,至 *10*中閨 ,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無受象床,甚善。今何舉足之高,志之揚也?」公孫戍曰:「臣有大喜三, *11*重 之寶劍一。」孟嘗君曰:「何謂也?」公孫戍曰:「 *12*門下 百數,莫敢入諫,臣獨入諫,臣一喜;諫而得聽,臣二喜;諫而止君之過,臣三喜。輸象床, *13*郢 之 *14*登徒 不欲行,許戍以先人之寶劍。」孟嘗君曰:「善。受之乎?」公孫戍曰:「未敢。」曰:「急受之。」因書門版曰:「有能揚文之名,止文之過,私得寶於外者, *15*疾 入諫。」
註解:典故或見於《左傳.桓公十三年》。 孟嘗君:田文,生卒年不詳,戰國時齊之公族。相齊,封於薛,號孟嘗君。好養賢士,食客數千人。 楚:古國名。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都郢,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等地,後為秦所滅。 公孫戍:生卒年不詳。孟嘗君門人。 齊:古國名。周武王封姜太公於齊,傳至戰國時,君位被權臣田氏篡奪,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山東省一帶地方,後為秦國所滅。 存亡繼絕:使瀕臨滅亡者,繼續存在。見「存亡繼絕」。 英桀:才智優異出眾。桀,通「傑」。 累:囑託。 說:通「悅」,音ㄩㄝˋ。喜愛。 中閨:宮中小門。閨,上圓下方的小門。 重:音ㄔㄨㄥˊ,外加。 門下:門下食客。上文所云「門人」亦同此。 郢:春秋時楚國的都城,位於今湖北省江陵縣。 登徒:複姓。 疾:通「急」,迅速。
參考:《左傳.桓公十三年》 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羅,鬥伯比送之。還,謂其御曰:「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

趾高氣揚書證

書證01.《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四回:「正說話時,便來了兩個人,都是趾高氣揚的,嚷著叫調桌子打牌。」 02.《花月痕》第一二回:「不想從西廊轉過水榭,這過路亭是一道板橋。他趾高氣揚,全不照管,便栽了一交。」 03.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六齣:「舊黃扉,新丞相,喜一旦趾高氣揚,廿四考中書模樣。」 04.《聊齋志異.卷六.絳妃》:「爾乃趾高氣揚,發無端之踔厲;催蒙振落,動不已之瓓珊。」 05.《醒世姻緣傳》第五一回:「他戴一頂絨帽,一頂狐狸皮帽套,一領插青布籃(藍)布裡棉道袍,一雙皂靴,撞了人,趾高氣揚,作揖拱手,絕無上下。」

趾高氣揚形音辨誤

形音辨誤趾,音ㄓˇ。古稱腳或腳趾,今專稱腳趾頭,本句成語中之「趾」指腳而言,不可寫作「指」。

趾高氣揚參考成語

參考成語足高氣揚趾昂氣粗

趾高氣揚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zhǐ gāo qì yáng
以上資料來自教育部成語典

更多趾高氣揚造句

  1. 他得到了升遷,趾高氣揚地走進辦公室。
  2. 她拿到了獎學金,趾高氣揚地站在頒獎台上。
  3. 這位演員獲得了最佳男主角,趾高氣揚地向觀眾致意。
  4. 他在高中時期是校隊的明星球員,每次贏了比賽都會趾高氣揚地走過來。
  5. 這位富豪買下了一輛豪車,趾高氣揚地駕車經過大街小巷。
  6. 他在公司裡是一位重要的經理,總是趾高氣揚地走過來。
  7. 這位歌手唱得非常出色,趾高氣揚地走下台來接受觀眾的掌聲。
  8. 他在今年的比賽中打破了紀錄,趾高氣揚地接受媒體的訪問。
  9. 這位模特兒走到T型台上,趾高氣揚地展示著自己的穿著。
  10. 他在演出中扮演的角色非常突出,趾高氣揚地和觀眾揮手道別。

漢語

寫法

規範字(簡化字):趾高气扬
傳統字:[[]]
國字標準字體:[[]]
香港標準字形:[[]]

讀音

  • 官話
    zhǐgāoqìyáng
    ㄓˇ ㄍㄠ ㄑㄧˋ ㄧㄤˊ

  • 北方話
      • zhǐgāoqìyáng
      • ㄓˇ ㄍㄠ ㄑㄧˋ ㄧㄤˊ
      • jyygauchihyang
      • jhǐhgaocìyáng
      • /ʈ͡ʂʐ̩²¹⁴⁻²¹¹ kɑʊ̯⁵⁵ t͡ɕʰi⁵¹ jɑŋ³⁵/

釋義

翻譯

翻譯
  • 俄語:стопы высоки и манеры возвышенны (обр. в знач.: важничать, задирать нос)
wiktionary補充資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