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高氣揚」意思、造句。足高氣揚的用法、近義詞、反義詞有哪些?

想知道足高氣揚的意思、造句有、注音等資訊?或是想知道足高氣揚的出處、足高氣揚故事,以及足高氣揚的同義、反義詞有哪些嗎?在成語意思辭典百科通通找得到。


足高氣揚注音發音

足高氣揚意思

意思即「趾高氣揚」。見「趾高氣揚」條。01.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六.諧謔.術藝》:「若初進者足高志揚,凌轢前輩,其胸必挺而高,袍須前長後短。」02.《東周列國志》第八五回:「(樂)羊受觴飲之,足高氣揚,大有矜功之色。」  

足高氣揚造句

例句

    足高氣揚注音

    注音ㄗㄨˊ ㄍㄠ ㄑㄧˋ ㄧㄤˊ

    足高氣揚用法

    用法語意說明:
    使用類別:

    足高氣揚近義詞

    近義詞

    足高氣揚反義詞

    反義詞

    足高氣揚辨識

    辨識同:
    異:
    例句:

    足高氣揚出處由來

    出處由來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趾高氣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戰國時,齊國大臣孟嘗君到楚國為相,楚王送他象牙雕塑的床為見面禮,命登徒送去。登徒覺得象牙床太貴重,要是不小心弄壞了可賠不起,便央求孟嘗君的門人公孫戍想辦法阻止此事,事成後願以祖傳的寶劍做為答謝。公孫戍答應幫忙,便去見孟嘗君,勸他不要接受楚國的這個禮物,孟嘗君問他為什麼,他說:「您所到的小國,均敬仰您、信賴您,是聽聞您在齊國能解救民生貧困,使即將滅絕者得以存續。那些國家的傑出人士,都將國事囑託於您,是因為仰慕您的義氣與廉節。今天若接受楚國這個貴重的禮物,那麼其他您尚未造訪的國家要如何接待您呢?所以臣勸您不要接受這份厚禮。」孟嘗君聽了覺得有道理,立即接受他的建議。  公孫戍於是快步離去,但是還沒出門就被叫回來。孟嘗君問他:「你要我別收這份禮的建議是很好,但是你為什麼走路時把腳抬得那麼高?樣子顯得那麼神氣?」公孫戍說:「因為我有三件喜事,還外加一支寶劍。」孟嘗君問他說的是什麼,他說:「您有門下食客好幾百人,都沒人敢進諫,只有我敢,這是一喜;再者,我的諫言又獲得採納,這是二喜;進諫後可使您免於過錯,這是三喜。此外,登徒不願護送象床,他允諾:我如果幫了他的忙,便送我寶劍一把作為答謝。」孟嘗君問他是否收到寶劍,他說還沒有。孟嘗君不但要他趕快去把寶劍收下,還在門板上寫下:「能使我揚名、阻止我犯錯,縱然私下收受寶物的人,都請快來進諫。」  除了《戰國策》之外,時間較早的《左傳》已有「舉趾高」的說法。《左傳.桓公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羅,鬥伯比送之。還,謂其御曰:『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說的是:鬥伯比覺得莫敖走路時腳抬得很高,顯得很驕傲,必定會失敗。不過,在《戰國策》中,除了「舉足之高」的用法又接以「志之揚」,語義較完整。後來「趾高氣揚」這個成語應該就是從《戰國策》演變而出,用於形容人驕傲自滿、得意忘形。

    足高氣揚典源

    典源文獻名稱:
    文獻內容:此處所列為「趾高氣揚」之典源,提供參考。
    註解:
    參考:

    足高氣揚書證

    書證01.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六.諧謔.術藝》:「若初進者足高志揚,凌轢前輩,其胸必挺而高,袍須前長後短。」 02.《東周列國志》第八五回:「(樂)羊受觴飲之,足高氣揚,大有矜功之色。」

    足高氣揚形音辨誤

    形音辨誤

    足高氣揚參考成語

    參考成語趾高氣揚

    足高氣揚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zú gāo qì yáng
    以上資料來自教育部成語典

    更多足高氣揚造句

    1. 他打球時總是足高氣揚,令人不得不注意他的存在。
    2. 表演完後,她足高氣揚地走出舞台,還向觀眾致意。
    3. 他得到這份工作後,整個人足高氣揚,開始充滿自信。
    4. 在演講中,他一直足高氣揚地談論自己的成就,讓人聽了很羨慕。
    5. 店裡新來的店長,看起來很足高氣揚,讓員工們感到壓力。
    6. 他得到了很多獎項,足高氣揚地講述了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7. 這位運動員在比賽前足高氣揚地說:“我會勝利!”
    8. 他在朋友面前總是足高氣揚地說自己的成就和境遇。
    9. 即使失敗了,他也不會失去足高氣揚的態度,繼續前進。
    10. 面對挑戰,他總是足高氣揚地迎接,讓人感到很佩服。

    漢語

    • 簡體:足 高 气 扬
    • 繁體:足 高 氣 揚

    讀音

    • 漢語拼音:zú gāo qì yáng

    翻譯

    翻譯
    • 英語:high and mighty (idiom); arrogant;

    wiktionary補充資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