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見血」意思、造句。一針見血的用法、近義詞、反義詞有哪些?

想知道一針見血的意思、造句有、注音等資訊?或是想知道一針見血的出處、一針見血故事,以及一針見血的同義、反義詞有哪些嗎?在成語意思辭典百科通通找得到。


一針見血注音發音

一針見血意思

意思一針刺入手指,鮮血即出。語本《晉書.卷六六.陶侃列傳》。後用「一針見血」比喻言論簡潔透澈,深中肯綮(ㄑㄧㄥˋ)。 △「一語道破」

一針見血造句

例句
  1. 這篇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解孩子的心理,是寫作兒童文學的基本前提。」
  2. 在會議上,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反覆無常的決策,將為公司帶來嚴重的傷害。
  3. 老師一針見血,幾句話就把此次比賽失敗的原因講得明明白白。
  4. 他平時雖然少說話,但發言時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所在。
  5. 你用「中山狼」來比喻這種忘恩負義的人,真是一針見血
  6. 他腦筋清楚,邏輯觀念又強,分析問題往往一針見血
  7. 一針見血地指出公司的弊端,得到大家一致的讚許。
  8. 這篇文章評論當今社會問題,真是一針見血

一針見血注音

注音ㄧ ㄓㄣ ㄐㄧㄢˋ ㄒㄧㄝˇ (變) ㄧˋ ㄓㄣ ㄐㄧㄢˋ ㄒㄧㄝˇ

一針見血用法

用法語意說明:比喻言論簡潔透澈,深中肯綮。
使用類別:用在「議論精確」的表述上。

一針見血近義詞

近義詞一語道破一語破的一語中的

一針見血反義詞

反義詞隔靴搔癢游談無根不著邊際

一針見血辨識

辨識同:「一針見血」及「一語道破」都有議論簡潔透澈的意思。
異:「一針見血」指言論直接切中要害;「一語道破」指直接道出真相。
例句:一針見血 一語道破 ○ ㄨ 在會議上,他∼地指出反覆無常的決策,將為公司帶來嚴重的傷害。 ㄨ ○ 她隱藏很久的祕密,被人∼,只好逃之夭夭。

一針見血出處由來

出處由來典故說明:陶侃(西元259∼334),字士行,潯陽人,東晉名臣。父親早年亡故,自幼由母親撫養成人,並以恩威並重的方法教導,對陶侃日後為官的清廉,有著很大的影響。典源此處是記錄陶侃的一段故事:有一次陶侃上廁所時,看見一個身穿紅衣、包著頭巾的人,說他以後會做到八州都督的官位。另外一個看相的人,也說他左手中指有一條垂直的指紋,將來地位會非常尊貴、崇高,會得到「公」的爵位。陶侃就用針刺破手指,鮮血噴灑到牆壁上,居然形成了一個「公」字。再用紙包裹手指,而「公」字竟愈發明顯。陶侃後來果真當了八州的都督。這是關於「一針見血」的一段故事。後來「一針見血」這句成語當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但已和此典故無關,轉用字面義,表示一針下去,血即湧出,用來比喻言論簡潔透澈,深中肯綮,如梁啟超的《飲冰室合集.文集六.盧梭學案》:「案此論可謂一針見血,簡而嚴,精而透矣!」

一針見血典源

典源文獻名稱:《晉書.卷六六.陶侃列傳》
文獻內容:又嘗 *1*如廁 ,見一人朱衣 *2*介幘 , *3*斂板 曰:「以君長者,故來相報。君後當為公,位至八州都督。」有善相者師圭謂侃曰:「君左手中指有 *4*豎理 ,當為公。若徹於上,貴不可言。」侃以針決之見血,灑壁而為「公」字。以紙 *5*裛 手,「公」字愈明。 #及都督八州,據上流,握強兵,潛有窺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
註解:如廁:上廁所。如,往、至。 介幘:古代文人不分尊卑貴賤通用的長耳頭巾。幘,音ㄗㄜˊ。 斂板:古代官員雙手端持手板,貼近胸前,表示恭敬。 豎理:垂直的指紋。豎,音ㄕㄨˋ。 裛:音ㄧˋ,纏繞、包裹。
參考:

一針見血書證

書證01.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六.盧梭學案》:「案此論可謂一針見血,簡而嚴,精而透矣!」 02.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一三.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學說》:「是故講學者,苟以真我之自由以外之物為目的,雖有善言,終不免於奴隸之學。此康氏一針見血之教也。」 03.清.梁啟超《新民說.第一八節.論私德.私德之必要》:「(王)子曰:『一點良知,是爾自家的準則,……實實落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惡便去,何等穩當。』此真一針見血之言哉!」

一針見血形音辨誤

形音辨誤

一針見血參考成語

參考成語一刀見血

一針見血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yī zhēn jiàn xiě (變) yì zhēn jiàn xiě
以上資料來自教育部成語典

更多一針見血造句

  1. 這題考試太難了,一堆生字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讀。
  2. 這家餐廳的菜色一針見血,簡單卻美味。
  3. 這篇報告的分析非常一針見血,讓人一目了然。
  4. 這首歌詞一針見血地表達了年輕人的心聲。
  5. 這個方案非常一針見血,能夠立即解決問題。
  6. 他的口才很好,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所在。
  7. 這位醫生的診斷非常一針見血,病人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治療。
  8. 這本小說一針見血地揭示了社會的弊端。
  9. 老師評論作文非常一針見血,讓學生對自己的不足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10. 這場演講非常一針見血,讓聽眾有了很多啟發。

漢語

正體/繁體 (一針見血)
簡體 (一针见血)

發音

  • 官話
    yīzhēnjiànxiě
    ㄧ ㄓㄣ ㄐㄧㄢˋ ㄒㄧㄝˇ
  • 粵語 :jat1 zam1 gin3 hyut3

  • 北方話
      • yīzhēnjiànxiě [實際讀音:zhēnjiànxiě]
      • ㄧ ㄓㄣ ㄐㄧㄢˋ ㄒㄧㄝˇ
      • ijenjiannshiee
      • yijhenjiànsiě
      • /i⁵⁵⁻⁵¹ ʈ͡ʂən⁵⁵ t͡ɕjɛn⁵¹ ɕjɛ²¹⁴⁻²¹⁽⁴⁾/
  • 粵語
      • jat1 zam1 gin3 hyut3
      • yāt jām gin hyut
      • jat7 dzam1 gin3 hyt8
      • yed1 zem1 gin3 hüd3
      • /jɐt̚⁵ t͡sɐm⁵⁵ kiːn³³ hyːt̚³/

成語

一針見血

  1. 比喻議論透澈而中肯。
    • 但這孩子卻也有可敬的地方:他的從容,他的沉默,他的獨斷獨行,他的一去不回頭,都是力的表現,都是強者適者的表現。決不婆婆媽媽的,決不粘粘搭搭的,一針見血,一刀兩斷,這正是白種人之所以為白種人。 [現代標準漢語,繁體]
      但这孩子却也有可敬的地方:他的从容,他的沉默,他的独断独行,他的一去不回头,都是力的表现,都是强者适者的表现。决不婆婆妈妈的,决不粘粘搭搭的,一针见血,一刀两断,这正是白种人之所以为白种人。 [現代標準漢語,簡體]
      Dàn zhè háizi què yě yǒu kějìng de dìfang: tā de cóngróng, tā de chénmò, tā de dúduàndúxíng, tā de yī qù bù huítóu, dōu shì lì de biǎoxiàn, dōu shì qiángzhě shìzhě de biǎoxiàn. Juébù pópomāma de, juébù niánniándādā de, yīzhēnjiànxiě, yīdāoliǎngduàn, zhè zhèngshì báizhǒngrén zhī suǒ yǐ wéi báizhǒngrén. [漢語拼音]
      But there was something about the child that could be respected. His leisurely way, his reticence, his arbitrariness, his way of walking ahead without looking back. These were manifestations of his power, the power of the strongest, of the fittest. The child was, by no means, overly careful, or irresolute. The child could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and make a clean break. The child was a quintessential Caucasian.

同義詞

  • 刀刀見血刀刀见血 (dāodāojiànxiě)
  • 一語道破一语道破 (yīyǔdàopò)

反義詞

  • 無的放矢无的放矢

翻譯

翻譯
  • 加泰羅尼亞語:justa la fusta
  • 捷克語:uhodit hřebíček na hlavičku, udeřit hřebíček na hlavičku
  • 丹麥語:ramme hovedet på sømmet
  • 荷蘭語:de spijker op de kop slaan
  • 英語: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en)
  • 芬蘭語:osua naulan kantaan
  • 法語:faire mouche (fr)
  • 德語:den Nagel auf den Kopf treffen (de), ins Schwarze treffen (de)
  • 匈牙利語:fején találja a szöget (hu)
  • 冰島語:hitta naglann á höfuðið, eiga kollgátuna, hitta í mark, koma orðum að kjarna máls, tilgreina kjarna máls
  • 意大利語:colpire nel segno, fare centro (it)
  • 拉丁語:rem acū tangō, acū tangō
  • 立陶宛語:durti kaip pirštu į akį (prick as finger in the eye)
  • 盧森堡語:den Nol op de Kapp treffen
  • 馬爾他語:laqat il-musmar fuq rasu
  • 波蘭語:trafić w sedno pf
  • 葡萄牙語:acertar em cheio
  • 俄語:попа́сть не в бровь, а в глаз (popástʹ ne v brovʹ, a v glaz) (hit not the brow but the eye), попа́сть в то́чку (popástʹ v tóčku) (hit the spot)
  • 西班牙語:dar en el blanco, dar en el clavo, clavarla
  • 瑞典語:slå huvudet på spiken (sv)
  • 土耳其語:tam üstüne basmak (tr)
  • 烏克蘭語:попа́сти в то́чку (popásty v tóčku), приткну́ти як вужа́ ви́лами (prytknúty jak vužá výlamy), у самі́сіньке о́ко вці́лити (u samísinʹke óko vcílyty)
wiktionary補充資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