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枉過正」意思、造句。矯枉過正的用法、近義詞、反義詞有哪些?

想知道矯枉過正的意思、造句有、注音等資訊?或是想知道矯枉過正的出處、矯枉過正故事,以及矯枉過正的同義、反義詞有哪些嗎?在成語意思辭典百科通通找得到。


矯枉過正注音發音

矯枉過正意思

意思糾正偏差超過適切程度,反而不符合中庸之道。#語本《越絕書.卷一五.越絕篇敘外傳記十九》。

矯枉過正造句

例句
  1. 經理大力推動績效提升運動,弄得大家拚命加班,的確出現了矯枉過正的現象。
  2. 他對這件事情的批評,雖然有點依據,然而有些地方不免流於矯枉過正
  3. 我不反對你施鐵腕糾正弊端,但切忌矯枉過正,否則為害可能更大。
  4. 孩子只是受了一點涼,你就要他穿起棉襖來,也未免太矯枉過正了。
  5. 我們在糾正別人錯誤時,要恰如其分,不要矯枉過正,效果才會好。
  6. 那個傳令兵只犯了一點小錯,你就要他禁足一星期,矯枉過正了吧!
  7. 瘦身固然有益健康,一旦矯枉過正,弄到厭食就糟糕了。
  8. 醫生要她減肥,結果她連水都不敢喝,真是矯枉過正

矯枉過正注音

注音ㄐㄧㄠˇ ㄨㄤˇ ㄍㄨㄛˋ ㄓㄥˋ

矯枉過正用法

用法語意說明:糾正偏差超過適切程度,反而不符合中庸之道。
使用類別:用在「處事不當」的表述上。

矯枉過正近義詞

近義詞過猶不及

矯枉過正反義詞

反義詞恰到好處恰如其分

矯枉過正辨識

辨識同:
異:
例句:

矯枉過正出處由來

出處由來典故說明:據《越絕書.卷一五.越絕篇敘外傳記十九》載:春秋時,伍氏一家本在楚國仕宦,但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因為得罪了楚平王而被殺,只有他一人逃到吳國。由於受到吳王闔閭的賞識,他幫助吳國從衰微的國勢走向富強,進而使吳成為一方的霸主。但是伍子胥從來沒有忘記楚平王的殺父之仇。後來楚國攻伐蔡國,伍子胥便藉救援蔡國的名義,發動吳兵攻打楚國,攻下楚國的都城郢。此時楚平王早已死去多年,復仇心切的伍子胥命令兵士們挖開楚平王的墳墓,鞭笞屍骨。後人評論這件事情,認為:「兒子為父親復仇,臣子討伐逆賊,本來是發自至誠之舉,但是伍子胥的做法已經超出常理,反而不合乎中庸之道了。」後來「矯枉過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原文的「矯枉過直」演變而出,用來指人糾正偏差超過適切程度,反而不符合中庸之道。

矯枉過正典源

典源文獻名稱:#《越絕書.卷一五.越絕篇敘外傳記十九》*1*
文獻內容:#問曰:「子胥伐楚宮,射其子,不殺,何也?」「弗及耳。楚世子奔逃雲夢之山。 *2*子胥 兵 *3*笞 卒主 之墓, *5*昭王 遣 *6*大夫 *7*申包胥 入 *8*秦 請救。 *9*于斧漁子 進諫子胥,子胥 *10*適 會秦救至,因引兵 *11*還 。 *12*越 見其榮於無道之 *13*楚 ,興兵伐 *14*吳 。子胥以不得已,迎之 *15*就李 。」問曰:「笞墓何名乎?」「子之復仇,臣之討賊,至誠感天,矯枉過直。乳狗哺虎,不計禍福。大道不誅,誅首惡。子胥笞墓不究也。」
註解: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 子胥:伍員(?∼西元前664),字子胥,春秋楚人。與父兄俱仕楚,楚平王聽信讒言,殺其父兄,後逃亡吳國,佐吳伐楚,並得以使己復仇雪恥。又吳王夫差滅越國後,欲釋越王句踐回國,伍員極力諫阻,夫差不聽,反而聽信讒言殺了他。伍員死前預言越必滅吳,九年後果然應驗。 笞:音ㄔ,用鞭或竹板打。 卒王:指楚平王。 昭王:春秋時楚人,生卒年不詳。平王之子,名壬。伍員助吳王闔廬攻楚,入楚都城郢時,楚昭王出奔,使申包胥求援於秦。後來吳伐陳,昭王救之,囤兵於城父,因得重病卒於城父。在位共二十七年,諡昭。 大夫:職官名。多係擔任中央要職和顧問。 申包胥:春秋時楚國大夫,生卒年不詳。本姓公孫,名包胥,因封於申,故又稱申包胥。伍員助吳伐楚,攻入楚都城郢,包胥入秦求援,依庭牆哭七日,秦王乃遣兵幫助楚國平定國難。後楚昭王論功行賞,逃而不受。 秦:國名,西元前248∼207。周孝王封伯益的後代於秦地,地約當在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積極東侵。秦王政二十六年 (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後為劉邦所滅。 于斧漁子:于斧,春秋時地名。漁子,漁夫。 適:正好。 還:返。 越:春秋時諸侯國,姒姓。建都於會稽。曾占有今江蘇、浙江及山東的一部分,後滅於楚。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土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吳:春秋時諸侯國。泰伯封於吳地,故址在今江蘇省無錫縣。傳到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就李:春秋時地名,在今浙江省崇德縣東南。
參考:《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 天子自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雲中至隴西,與京師內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頗邑其中。而藩國大者夸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可謂撟抂過其正矣。雖然,高祖創業,日不暇給,孝惠享國又淺,高后女主攝位,而海內晏如,亡狂狡之憂,卒折諸呂之難,成太宗之業者,亦賴之於諸侯也。 另可參考: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一.玉杯》

矯枉過正書證

書證01.《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引三國魏.明帝〈詔報東阿王植〉:「夫明貴賤,崇親親,禮賢良,順少長,國之綱紀,本無禁固諸國通問之詔也。矯枉過正,下吏懼譴,以至於此耳。已敕有司,如王所訴。」 02.《晉書.卷六一.劉喬列傳》:「而范陽代之,吾州將不從,由代之不允,但矯枉過正,更以為罪耳。」 03.《南史.卷二三.王華列傳》:「而避諱過甚,父名懌,母名恭心,並不得犯焉,時咸謂矯枉過正。」 04.《朱子語類.卷二一.論語三》:「『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若不學文,任意自做,安得不錯!只是不可先學文耳。子夏矯枉過正,放重一邊,又忒重了,不似此章聖人說得兩無欠闕。」 05.《宋史.卷三四○.劉摯列傳》:「昧者不達,矯枉過正,顧可不為之禁哉?請立監司考績之制。」 06.《資治通鑑.卷八二.晉紀四.晉惠帝永熙元年》:「自古以直致禍者,當由矯枉過正,或不忠篤,欲以亢厲為聲,故致忿耳,安有悾悾忠益而返見怨疾乎!」 07.《聊齋志異.卷七.細柳》:「或有避其謗者,又每矯枉過正,至坐視兒女之放縱而不一置問,其視虐遇者幾何哉?」 08.《官場現形記》第五四回:「他見制臺是如此舉動,越發懊悔他自己從前所為的。只因矯枉過正,就不免鬧出笑話來了。」

矯枉過正形音辨誤

形音辨誤枉,音ㄨㄤˇ。彎曲、不直。不可寫作「往」。

矯枉過正參考成語

參考成語矯枉過直矯枉過中矯枉過甚矯枉過當矯過正

矯枉過正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jiǎo wǎng guò zhèng
以上資料來自教育部成語典

更多矯枉過正造句

  1. 為了避免蓄意失實,新聞報導常常矯枉過正。
  2. 現代人過度追求完美,有時候反而矯枉過正,把事情想得太複雜。
  3. 政府在制定新法律時要注意不要矯枉過正,讓法律過於嚴苛。
  4. 為了防止代工廠商收黑心貨,品牌公司經常對代工廠商矯枉過正。
  5. 希望所有人都理性面對辦公室政治,不要為了避嫌而矯枉過正。
  6. 孩子們天真無邪,有時需要家長矯枉過正,讓他們避免犯下錯誤。
  7. 常有人擔心言論受到審查,選擇避重就輕或矯枉過正,以免受到打壓。
  8. 網路上的言論自由,但有時候也需要以網民健康為前提,而矯枉過正。
  9. 為了避免個人思想僵化,我們常常需要矯枉過正,接受不同觀點。
  10. 有些人研究顯示,節食過度反而有害健康,因此我們應該避免矯枉過正,適量飲食。

漢語

  • 簡體:矫 枉 过 正
  • 繁體:矯 枉 過 正

讀音

  • 漢語拼音:jiaǒ wǎng guò zhèng

翻譯

翻譯
  • 英語:to over-correct a defect (idiom); to over-compensate;to push sth too far the other way;fig. inverse discrimination;

wiktionary補充資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