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不決」意思、造句。猶豫不決的用法、近義詞、反義詞有哪些?
想知道猶豫不決的意思、造句有、注音等資訊?或是想知道猶豫不決的出處、猶豫不決故事,以及猶豫不決的同義、反義詞有哪些嗎?在成語意思辭典百科通通找得到。
猶豫不決意思
意思 | 遲疑不定,無法拿定主意。※語或本《戰國策.趙策三》。
△「優柔寡斷」 |
---|
猶豫不決造句
例句 | - 聽了妻子的分析後,他辭職的決心有些動搖,變得猶豫不決起來。
- 面對這麼多的機會,我倒猶豫不決起來,不曉得該選哪一樣才好?
- 到底要不要答應對方的要求?他猶豫不決地在屋子裡踱來踱去。
- 他要是能當機立斷,就不會陷入猶豫不決的煩惱狀態。
- 總經理一向果斷,怎麼今天這麼如此猶豫不決?
- 這事十萬火急,豈容你猶豫不決,貽誤時機!
|
---|
猶豫不決注音
猶豫不決用法
用法 | 語意說明:遲疑不定,無法拿定主意。 使用類別:用在「猶豫不定」的表述上。 |
---|
猶豫不決近義詞
猶豫不決反義詞
猶豫不決辨識
猶豫不決出處由來
出處由來 | 典故說明:「猶豫」一語就是遲疑不決的意思。在《楚辭.屈原.離騷》中已可見到:「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的用法,它在文獻上有許多寫法,如「由豫」、「游預」等。至於「猶豫不決」一語可能出自於《戰國策》。據《戰國策.趙策三》載,有一次秦國派兵進攻趙國,包圍了趙國的首都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援,魏王派出將軍晉鄙帶兵前往救援,但是晉鄙害怕秦國的勢力,不敢正面交戰,因此就把軍隊駐紮在蕩陰這個地方,按兵不動。另一方面,魏王又派了將軍辛垣衍為使臣,前去邯鄲勸說趙王,說秦王其實並非真正要占領邯鄲,只是希望各國能擁戴他,尊稱他為帝,這樣秦王一高興,就會退兵,邯鄲也就可以解圍了。趙國的相國平原君一聽到這樣的事情,認為事態嚴重,一時拿不定主意。當時齊國的高士魯仲連正好在趙國遊歷,聽說魏國派人勸說趙國尊秦為帝,感到很氣憤,於是要求平原君為他引見辛垣衍,準備當面勸他打消這個念頭。原文中的「猶豫未有所決」後來可能演變成「猶豫不決」這句成語,指遲疑不定,無法拿定主意。 |
---|
猶豫不決典源
典源 | 文獻名稱:※《戰國策.趙策三》 文獻內容:#秦圍趙之邯鄲。魏安釐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於蕩陰,不進。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湣王爭強為帝,已而復歸帝,以齊故。今齊湣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求為帝。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
*1*平原君
猶豫未有所決。 註解:平原君:趙勝,?∼西元前351,戰國趙武靈王的兒子。封於平原,故稱為平原君。喜賓客,食客多至數千人,為戰國當時有名的四公子之一,亦為趙之名相。 參考: |
---|
猶豫不決書證
書證 | 01.《史記.卷四○.楚世家》:「楚王業已欲和於秦,見齊王書,猶豫不決,下其議群臣。」
02.《晉書.卷五七.趙誘列傳》:「隆猶豫不決,遂為其下所害。」
03.《三國演義》第四三回:「且說孫權退入內宅,寢食不安,猶豫不決。」
04.《醒世恆言.卷四○.馬當神風送滕王閣》:「當下子章遂對眾客之前,朗朗而誦,從頭至尾,無一字差錯。念畢,座間諸儒失色。閻公亦疑。眾猶豫不決。」
05.《二刻拍案驚奇》卷五:「欽聖雖然遵旨謝恩,不知甚麼事由,心中有些猶豫不決。」
06.《紅樓夢》第二六回:「這件事待要放下,心內又放不下,待要問去,又怕人猜疑。正是猶豫不決,神魂不定之際,忽聽窗外問道:『姐姐在屋裡沒有?』」 |
---|
猶豫不決形音辨誤
猶豫不決參考成語
猶豫不決漢語拼音
以上資料來自教育部成語典
更多猶豫不決造句
- 我一直猶豫不決,不知道要不要去旅行。
- 他猶豫不決的表情讓我感到他在思考需不需要幫忙。
- 小明遲遲猶豫不決,沒有將自己的想法分享出來。
- 她猶豫不決是否要離開這個城市,開始新的生活。
- 我們在考慮要不要接受這份工作時,一直猶豫不決。
- 他猶豫不決是否要向老闆提出加薪的要求。
- 孩子們猶豫不決該去遊樂園還是電影院。
- 她猶豫不決是否要跟男友分手,還是給彼此一個機會。
- 我猶豫不決,不知道要不要購買這件漂亮的衣服。
- 他猶豫不決是要繼續留在這個城市還是回到家鄉。
漢語
讀音
翻譯
翻譯
|
- 英語:hesitancy;indecision;to waver;
|
wiktionary補充資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