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扞格不入」意思、造句。扞格不入的用法、近義詞、反義詞有哪些?
想知道扞格不入的意思、造句有、注音等資訊?或是想知道扞格不入的出處、扞格不入故事,以及扞格不入的同義、反義詞有哪些嗎?在成語意思辭典百科通通找得到。
扞格不入意思
意思 | 即「格格不入」。見「格格不入」條。01.宋.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卷五.書.與徐子宜書其二》:「所欲為者,如取如攜,不見有毫髮畏憚之意。惟其正論誠意,則扞格而不入,乃以此自謂其明且公也。」(源) |
---|
扞格不入造句
扞格不入注音
注音 | ㄏㄢˋ ㄍㄜˊ ㄅㄨˋ ㄖㄨˋ (變) ㄏㄢˋ ㄍㄜˊ ㄅㄨˊ ㄖㄨˋ |
---|
扞格不入用法
扞格不入近義詞
扞格不入反義詞
扞格不入辨識
扞格不入出處由來
出處由來 |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格格不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格格不入」原作「扞格不入」。陸九淵(西元1139∼1192),字子靜,南宋撫州金谿人。為乾道進士,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於象山結茅講學,學者稱象山先生。曾任靖安縣主簿、國子正,官至奉議郎知荊門軍。陸九淵創「心學」,提出「心即是理」的觀念,認為「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一切道理均存在自己的心中。「心」和「理」是永恆不變的,且放諸四海皆準,故不論時代古今、東西南北,道德標準都是人心所固有的。其於治學方法上,主張「發明本心」,認為只要悟得本心,不必多讀書,「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陸九淵曾與朱熹會鵝湖論辯,意見多處不合。陸九淵的學說後來由明朝的王守仁繼承,成為陸王學派。在〈與徐子宜書〉中,陸九淵提到劉文潛在江西作官時,頗有政績,等他到了湖、廣作官,評價就大不如前。陸九淵曾聽兄長提起劉文潛,以為他必不是個庸碌之輩,後來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他認為劉文潛在滿足自己的私慾上,無所不取,絲毫沒有畏懼;但是論到誠意正心等道德修養時,就顯得抵觸而不能相合,並以此自謂為光明公正。後來「格格不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抵觸阻隔而不相合。 |
---|
扞格不入典源
典源 | 文獻名稱: 文獻內容:此處所列為「格格不入」之典源,提供參考。 註解: 參考: |
---|
扞格不入書證
書證 | 01.宋.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卷五.書.與徐子宜書其二》:「所欲為者,如取如攜,不見有毫髮畏憚之意。惟其正論誠意,則扞格而不入,乃以此自謂其明且公也。」(源) |
---|
扞格不入形音辨誤
扞格不入參考成語
扞格不入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 | hàn gé bù rù (變) hàn gé bú rù |
---|
以上資料來自教育部成語典
更多扞格不入造句
- 他們之間的意見相左,扞格不入。
- 由於背景差異太大,難以達成共識,扞格不入。
- 他的思想與現實環境不相符,產生了扞格不入的矛盾。
- 她對這個計畫的看法和其他人不同,因此產生扞格不入。
- 文化差距產生扞格不入的問題,難以彼此了解。
- 兩個部門的意見相反,扞格不入,無法合作。
- 雙方價值觀不同,扞格不入,難以達成共識。
- 他們的立場相異,扞格不入,難以達成協議。
- 這個產品的定位和目標客群產生扞格不入的問題,難以銷售。
- 財務部門和行銷部門的思維方式扞格不入,難以合作。
wiktionary補充資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