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與願違」意思、造句。事與願違的用法、近義詞、反義詞有哪些?
想知道事與願違的意思、造句有、注音等資訊?或是想知道事與願違的出處、事與願違故事,以及事與願違的同義、反義詞有哪些嗎?在成語意思辭典百科通通找得到。
事與願違意思
意思 | 事實和願望相違背。#語出三國魏.嵇康〈幽憤〉詩。 |
---|
事與願違造句
例句 | - 他們組織美好家庭的美夢,竟因未婚妻意外的車禍事件,而事與願違,天人永隔。
- 他從小一直希望做個軍人,沒想到事與願違,畢業後當了一名記者。
- 如果你繼續這樣莽撞行事,最後一定會事與願違,遺憾終身。
- 本想去晒日光浴,但事與願違,突然下起大雨。
- 事與願違,他沒有考上理想的學校。
|
---|
事與願違注音
事與願違用法
用法 | 語意說明:事實和願望相違背。 使用類別:用在「不從人願」的表述上。 |
---|
事與願違近義詞
事與願違反義詞
事與願違辨識
事與願違出處由來
出處由來 | 典故說明: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是他的好友呂安為其兄呂巽誣諂繫獄,他仗義執言,卻受到牽連,在獄中藉以抒發情緒之作。他生性不與世俗同流,志在守樸全真,對於自己無端被陷害入獄,心中的哀痛和憤慨,是誰也比不上的。他感嘆身陷囹圄的殘酷事實,和本想「嗈嗈鳴鴈,奮翼北遊」──像雁一樣翱翔天際自在悠遊的願望相違背。最後他和呂安全因此被殺了。後人就以「事與願違」表示事實和願望相違背。 |
---|
事與願違典源
典源 | 文獻名稱:#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據《文選.卷二三.詩》引)*1* 文獻內容:*2*嗟
我憤歎,曾莫能
*3*儔
!事與願違,
*4*遘
茲
*5*淹留
。
#窮達有命,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時恭默,咎悔不生。 註解:典故或見於《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
嗟:音ㄐㄧㄝ,表示感傷、哀痛的歎詞。
儔:音ㄔㄡˊ,匹敵、相比。
遘:音ㄍㄡˋ,遇見、遭遇。
淹留:久留。指身陷囹圄。 參考:《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
昔有天羅國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班足太子,為外道羅陀師受教,應取千王頭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萬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其普明王白班足王,言:「願聽一日飯食沙門,頂禮三寶。」其班足王許之。一日時,普明王即依過去七佛法,請百法師,敷百高座,一日二時,講《般若波羅蜜》八千億偈竟,其第一法師為王即說偈,言:「……生老病死,輪轉無際。事與願違,憂悲為害。……」爾時,法師說此偈已,時普明王眷屬得法眼空,王自證得虛空等定,聞法悟解,還至天羅國班足王所眾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時到,人人皆應誦過去七佛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中偈句。」 |
---|
事與願違書證
書證 | 01.三國魏.嵇康〈幽憤〉詩:「嗟我憤歎,曾莫能儔!事與願違,遘茲淹留,窮達有命,亦又何求?」(源)
02.晉.盧諶〈贈劉琨書〉:「然苟曰有情,孰能不懷?故委身之日,夷險已之。事與願違,當忝外役。」
03.《宋書.卷六八.武二王列傳.南郡王義宣》:「昔因幸會,蒙國士之顧,思報厚德,甘起泉壤,豈謂一旦事與願違。」
04.《舊五代史.卷二六.唐書二.武皇紀下》:「誓於此生,靡敢失節,仰憑廟勝,早殄寇讎。如其事與願違,則共臧洪遊於地下,亦無恨矣。」
05.宋.徐鉉〈送謝仲宣員外使北蕃序〉:「鉉自束髮從宦,則聞長者之論,盛言為戰國者,必以權道。子視商周以降,誰非戰國?寧有以權道躋太平乎?而言以人棄,故事與願違。」 |
---|
事與願違形音辨誤
事與願違參考成語
事與願違漢語拼音
以上資料來自教育部成語典
更多事與願違造句
- 我原本想要搭公車回家,結果趕上罷工了,事與願違。
- 昨天我想買的那本書已經賣光了,事與願違。
- 我好不容易抽到了假日,卻下雨了,計畫事與願違。
- 我原本以為這場考試很簡單,結果考試題目難到我想哭,事與願違。
- 原本要去的旅行,突然發現護照過期了,計畫事與願違。
- 我訂的那間餐廳網路上評分很高,去了才發現菜色不怎麼樣,事與願違。
- 我去跑步的時候,剛好碰上下雨,事與願違。
- 我原本想節省開支,買了便宜的鞋子,卻發現很難穿且鞋底很滑,事與願違。
- 我以為今天是會議的日子,但原來是下星期,計畫事與願違。
- 這個月原本想存一點錢,卻突然發現汽車出了故障,計劃事與願違。
wiktionary補充資料
參考資料